2025年3月3日至3月7日,白菜网大全论坛2023级科学教育专业全体学生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科普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科学教育实践与科普能力提升”为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科学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训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共进
1.科普讲解培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科普实践首日,博物馆李小英主任为同学们进行了科普讲解的专题培训。从选题策划、PPT制作到讲解技巧,李小英主任以丰富的经验和生动的案例,详细讲解了科普讲解的核心要点。同学们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后续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2.场馆实地学习——走进科学,拓宽视野
在科普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深入博物馆展厅,近距离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从远古生物到现代科技,从地球演化到宇宙奥秘,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这次实地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激发了大家对科学教育的热情与向往。
(图为地球演化讲解现场)
3.科学实践体验——动手制作,感悟智慧
科普实践第二天,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制作了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简仪。从设计到组装,从调试到完成,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同学们的智慧与汗水。这一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更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深刻体会到科学实践的乐趣与意义。
(图为指导老师讲解简仪)
科普讲解实践——学以致用,展现风采
在在接下来的两天中,同学们根据兴趣选择科普讲解选题或博物馆实践讲解。围绕“蚯蚓如何吃出碳中和”、“恐龙时代的奥秘”等主题,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资料搜集、稿件撰写和PPT制作。通过反复练习和小组讨论,大家不断优化内容、提升表达,最终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讲解,展现了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风采与潜力。
总结与表彰——分享收获,激励前行
3月5日,重庆自然博物馆与5060全迅白菜联合举办场馆科普讲解实践培训总结会。杨帅、陈瑞涵等16名同学获评“优秀学员”,曹蕊涵等三位指导老师现场进行科普讲解示范。
指导老师谭建桃在发言中强调,培训不仅帮助学员掌握科普知识,更培养了知识传播能力,并通过案例分析为学员提出改进建议。学生代表黄红、黄榕燕也分享了实践收获,表明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并深化了对科学教育事业的认识。最后,重庆自然博物馆指导老师代表李主任在总结中高度肯定学员表现,勉励大家秉持科学精神,在科学教育领域持续探索创新。
(图为优秀学员表彰现场)
(图为指导老师现场讲解示范)
二、理论与实践融合,共筑科学教育梦
本次实践以知行合一深化专业认知,学生通过科普讲解、科学实践等多元路径,实现知识转化与素养提升。希望同学们以此为起点,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用科学的力量点燃更多学生的梦想,共同担当起科学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的责任与使命。